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,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扰、回归自然的向往。
开头两句"我爱山居好,扶藜步晚晴"直接点明主题:诗人喜欢住在山里,傍晚时分拄着藜杖在晴天下散步。这里用"扶藜"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者悠然自得的状态。
接下来"俗醇存古意,境寂快诗情"是说:这里民风淳朴保留着古代的风尚,安静的环境特别适合激发诗兴。诗人通过对比山居与喧嚣的世俗,突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。
"杜老银丝脍,坡翁玉糁羹"用了两个典故:杜甫写的银丝鱼脍和苏东坡做的玉糁羹。这里不是真的在说美食,而是用两位文人的典故来表达简朴生活的雅致。就算吃得很简单,也能吃出文人雅士的情调。
最后两句"随缘清供足,尽可佚余生"是总结:顺应自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就很满足,这样安度余生就很好。"随缘"二字特别重要,体现了不刻意追求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。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用具体的生活场景(散步、吃饭)展现抽象的山居乐趣 2. 通过对比突出隐居的闲适 3. 用历史名人的典故给平凡生活增添文化韵味 4. 传递了一种知足常乐、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
诗人没有刻意说教,而是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美好。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,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
吴锡畴
(1215—1276)徽州休宁人,字元伦,一作元范,号兰皋。吴儆从孙。精研理学。有《兰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