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姝媚 十二月八日宵发梅城
扁舟归梦短。
正空山烟平,暮江潮满。
悄倚霜尊,拂敝裘茸帽,酒怀零乱。
月冷千鬟,留汝伴、荒江春远。
照眼沧波,听水听风,算今都惯。
支枕寒宵刚半。
觉露气穿窗,布衾慵暖。
自起推篷,指万峰高下,帆随泷转。
俯仰岚光,应笑我吟湘人倦。
剩欲狂歌铜斗,深杯自劝。
正空山烟平,暮江潮满。
悄倚霜尊,拂敝裘茸帽,酒怀零乱。
月冷千鬟,留汝伴、荒江春远。
照眼沧波,听水听风,算今都惯。
支枕寒宵刚半。
觉露气穿窗,布衾慵暖。
自起推篷,指万峰高下,帆随泷转。
俯仰岚光,应笑我吟湘人倦。
剩欲狂歌铜斗,深杯自劝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冬夜乘船离开梅城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孤独、漂泊和淡淡的愁绪。
上片(前八句)写出发时的场景: 1. "扁舟归梦短"——小船上的归乡梦总是短暂的,暗示漂泊在外 2. "空山烟平,暮江潮满"——傍晚江面雾气笼罩,潮水上涨,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3. "霜尊""敝裘"这些细节描写,突出天气寒冷和行装的简陋 4. "月冷千鬟"把月光比作女子冰冷的发髻,很有画面感 5. "听水听风"说明这种漂泊生活已成习惯
下片(后八句)写夜航时的感受: 1. "支枕寒宵"写半夜冻醒,被子都不暖和了 2. "自起推篷"主动起身看风景,表现出孤独中的自我排遣 3. "帆随泷转"写船在急流中行进,暗示人生起伏 4. "笑我吟湘人倦"是自嘲:连山水都在笑话我这个疲惫的诗人 5. 最后只能借酒消愁,用铜斗(古代温酒器)热酒自饮
全词通过"霜""寒""冷"等字眼反复强调冬夜的寒冷,用"荒江""万峰"等意象突出环境的荒凉,而"自劝""狂歌"又透露出一种在孤独中保持洒脱的人生态度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独自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渺小感,以及用一杯酒温暖自己的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