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三十七

彼美邽子,先圣是承。
墙仞已及,堂陛将升。
良玉斯琢,寒水必冰。
锡壤平陆,茂实骞腾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叫邽子的贤者,展现了他继承圣人品德、不断精进的形象。

前两句说邽子继承了古代圣贤的品德修养,就像站在高墙下仰望(墙仞已及),即将登上殿堂(堂陛将升),形容他的学问道德已经达到很高境界,还在继续进步。

中间用两个比喻:像美玉需要雕琢才能显其价值(良玉斯琢),像寒冷的水必定会结冰(寒水必冰),说明优秀人才需要磨砺,而品德修养也必然会有显著成果。

最后两句说君王赐予他平陆这块封地(锡壤平陆),他的美名和功业必将远扬(茂实骞腾)。全诗通过递进式的赞美,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、前途无量的贤者形象,传递了"玉不琢不成器"的人才成长哲理。

赵构

宋高宗赵构(1107年6月21日-1187年11月9日),字德基,宋朝第十位皇帝,南宋开国皇帝,宋徽宗赵佶第九子,宋钦宗赵桓异母弟,母显仁皇后韦氏。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(1107年6月12日),同年赐名赵构,封蜀国公,历任定武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等职,不久晋封康王,1127年(靖康二年)金兵掳徽、钦二帝北去后,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,改元建炎,重建宋朝,史称“南宋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