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

赏心乐事巧相违,清坐持枚学数扉。
雁足不来空燕雀,鴒原何在叹蠨蝛。
开怀对酒祛愁破,缓步看灯踏月归。
万里投荒真细事,频年不得戏莱衣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作者与友人饮酒、赏灯的欢乐场景,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些许无奈和感慨。

第一句“赏心乐事巧相违”说的是,人们总是希望美好的事情能够同时发生,但往往却是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交替出现,不能同时得到。接下来的“清坐持枚学数扉”描述了作者在清静的地方与友人一起饮酒,正如古代诗人饮诗会一样,彼此吟诗作对,这样的情景虽然美好,但似乎在提醒读者,这种愉悦的时光并不长久。

“雁足不来空燕雀”运用了雁和燕雀的对比,雁是由北方飞来的使者,象征着远方的呼唤或希望,而燕雀则代表了眼前的闲适与安宁。然而,雁没有带来消息,燕雀所在之处也未能带来期盼的喜悦。

“鴒原何在叹蠨蝛”中的“鴒原”是一个隐喻,比喻作者所住的地方或是期望中的地方,而“蠨蝛”指的是微小的昆虫,这两者的对比,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对远方的怀念。

“开怀对酒祛愁破”是说作者和朋友开怀畅饮,借酒消愁,这是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,表达了作者希望暂时忘记烦恼的心情。

“缓步看灯踏月归”则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这个气氛热烈的夜晚,慢慢走着,欣赏着灯火辉煌的城市,最后踏着月光回到家中。

最后一句“万里投荒真细事,频年不得戏莱衣”表达了一种无奈。万里之外的流放对于作者来说,尽管艰难,但比起长期无法与家人团聚来说,这还算是小事。这里的“莱衣”是古代用来指代子女孝顺父母的行为或礼物,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深深思念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欢庆场面,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家庭的思念,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