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张孜幻梦李白歌

天使翰林生我前,相去殁(一作「后」)来二百年。
英神杰(一作「绝」)气归玄天,日月星辰空蹙然。
我识翰林文,不识翰林面。
上天知我忆其人,使向人间梦中见。
瑞光闪烁天关(一作「门」)开,五云著地长裾来。
华山秀作英雄骨,黄河泻作纵横才。
巍峨宛似神仙客,一段风雷扶气魄。
低头语了却抬头,指点胸前称李白。
梦中一面何殷勤,高吟大语喧青云。
自言天府偶閒暇,与我握手论高文。
一论耳目清,再论心骨惊。
豁如混沌初凿破,天地海岳何分明。
利若剑戟坚,健如虬龙争。
神机圣法说略尽,造化与我新精灵。
不问尘埃人,不语尘埃事。
樽前酒半(一作「半日」)空,归云扫筵起。
自言天上作先生,许向人间为弟子。
梦破青霄春,烟霞无去尘。
若誇郭璞五色笔,江淹却是寻常人(《鉴诫录》九《梦太白》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梦中遇见李白的神奇经历,充满了浪漫想象和对李白的崇拜。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开头到"使向人间梦中见"): 作者说李白是天上派来的文曲星,虽然比自己早出生两百年,但一直仰慕他。虽然读过李白的诗却没见过本人,上天被这份思念感动,特意安排他们在梦中相见。这里用"天使翰林"形容李白,就像说他是天上下凡的超级学霸。

第二部分("瑞光闪烁"到"归云扫筵起"): 详细描写梦中场景:天门大开、祥云铺地,李白穿着仙气飘飘的长袍出现。用华山比喻他的傲骨,黄河比喻他的才华,说他像神仙一样气度不凡。两人握手谈诗论文时,李白的话让作者感觉豁然开朗,就像盘古开天辟地般震撼。这里用"剑戟""虬龙"比喻李白思想的锋芒和活力,说听他讲完连自己都变聪明了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六句): 梦醒后的感慨。说这个梦清澈得像春天的天空,连烟霞都不带一丝尘埃。最后用典故调侃:就算有传说中江淹的彩笔(比喻文采),在李白面前也只是普通人。这里用"梦破青霄春"的意象,把美好的梦境比作破碎的青天,醒来后依然回味无穷。

全诗最大特点是"虚实结合":把真实的崇敬之情,通过奇幻的梦境来表达。用"华山作骨,黄河为才"这种夸张比喻,把李白塑造成天地精华凝聚的传奇。最妙的是梦中论诗那段,把抽象的思想交流写得像武侠过招般精彩,说李白的话像开天辟地、像利剑出鞘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醍醐灌顶的震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