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府杂词三首 其一

紫禁梨花飞雪毛,春风丝管翠楼高。
城里万家闻不见,君王试舞郑樱桃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春日宴乐的华丽画面,同时暗藏对民间疾苦的微妙讽刺。

前两句用绚丽的画面感拉开序幕:皇宫里的梨花像白色羽毛般纷飞,春风中丝竹管乐从翠绿的高楼飘出。"紫禁""翠楼"点明这是帝王居所,"飞雪毛"的比喻既写梨花轻盈之美,又暗含奢华气息。

后两句突然转折:城里的万千百姓根本听不见这些音乐(暗示宫墙隔绝),而君王正在欣赏宠妃郑樱桃的舞蹈。这里"试舞"二字很妙,既表现君王闲适玩赏的状态,又通过"郑樱桃"(唐代著名舞姬的名字)暗示这种享乐的奢靡性质。

全诗的精妙在于:表面写宫廷春日雅趣,实则通过"万家闻不见"的对比,揭露统治者沉溺享乐不顾民生的现实。就像用金线绣花的绸缎背面,藏着尖锐的社会批判。诗人不直接指责,而是让繁华景象与民间疾苦自然形成反差,这种含蓄的讽刺反而更有力量。

刘言史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