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笺

老郑东都一钜儒,未知楠树与梅殊。
平生博识犹如此,何况儿曹不读书(同上书页一四一五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个挺有意思的道理:连大学问家老郑都会犯低级错误(分不清楠树和梅树),咱们普通人更要好好读书了。

前两句讲了个生活趣事——东都著名学者老郑,居然把楠树和梅花搞混了。这里用"钜儒"(大学者)和"不知"形成强烈反差,就像今天说某位院士分不清奶茶和咖啡一样让人意外。

后两句是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慨:这么博学的人都会犯错,年轻人不读书岂不是更糟糕?"儿曹"就是"你们这些小年轻"的意思,带着长辈劝学的口吻。

全诗妙在两点:
1. 用生活化的小错误来说明大道理,比直接说教更让人信服
2. 语言特别接地气,就像邻居大爷在唠嗑:"专家都会犯错,你们小年轻还不赶紧多学点?"

这种劝学方式不摆架子不说教,让人听着不反感反而会心一笑,正是这首诗的智慧所在。

李龙高

李龙高诗,据《永乐大典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