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华山歌

忆昔仙人驾象来,芙蓉万叠洞门开。
元风翕欻播灵境,紫气恍惚通蓬莱。
药炉丹灶知无用,绛节羽衣纷徘徊。
双泓窈窕贮瑶碧,红白莲花相对开。
奇葩异萼香喷薄,大华王井相崔巍。
石坛漠漠仍千载,仙驭泠泠去九垓。
灵幢宝盖不复见,道人游客心空哀。
我昔童稚负奇骨,拂衣有志凌尘埃。
自料红颜生羽翰,何须奼女结真胎。
百年此事须如梦,翻飞朝夕白云台。
北寻崎岖访华盖,却笑村子非仙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荷华山歌》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奇幻世界,同时流露出作者对修仙理想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八句):诗人回忆传说中的仙境景象。仙人骑着大象降临,山洞里开满莲花,紫气缭绕如同蓬莱仙岛。这里有炼丹炉、飘动的仙旗,还有红白莲花盛开的瑶池,奇花异草香气扑鼻,景色比华山和王屋山更壮丽。这部分用绚丽的画面营造出令人神往的仙境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六句):笔锋一转,写仙境已成往事。石坛依旧,仙人却已远去,只留下空荡荡的道观和失落的游人。这里暗示再美好的仙境传说也敌不过时间流逝,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八句):诗人自述心迹。他从小自认不凡,想摆脱尘世修仙,甚至幻想过青春永驻、羽化登仙。但最终意识到修仙不过是场梦,现实中只能笑自己不是修仙的料。这部分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——年轻时豪情万丈,最终认清自己终究是凡人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:
1. 奇幻与现实的碰撞:前半段绚丽的仙境描写和后半段清醒的自我认知形成强烈对比
2. 成长的心路历程:从"我小时候觉得自己能成仙"到"原来修仙只是做梦"的转变,很多人都会有共鸣
3. 生动的画面感:紫气、莲花、仙旗等意象组合,像看了一场仙侠电影

本质上,这首诗不是在真的讲修仙,而是用修仙比喻人生理想——我们都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,最终学会接纳平凡的自己。这种"中二病痊愈"的过程,正是最打动现代读者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