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斋自警六首

仲由行行终身诵,师也堂堂带上书。
五柳却能知此意,无弦琴上赋归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来自《了斋自警六首》,题目直接点明了这组诗的主题是自我警醒。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深层含义。

1. 仲由行行终身诵:这里提到的仲由是指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,也就是孔子的学生。他一生都在口头传播和学习儒家的学说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仲由的一生都在诵读、传播儒家的经典。

2. 师也堂堂带上书:这里的“师”不仅是指孔子,也可以泛指孔子的精神或他的学生孔子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孔子和他的学生都坚守书籍和学问,学生带着书本求学。

3. 五柳却能知此意:五柳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,因为他喜欢住在有五棵柳树的地方而被称为“五柳先生”。这里提到的“五柳”象征着陶渊明,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理解和认同,意指陶渊明能理解仲由和孔子的精神,也就是追求学问和精神上的自由与恬淡。

4. 无弦琴上赋归与:无弦琴是一种没有琴弦的琴,象征不依赖外物,心灵自由的状态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在没有弦的琴上吟唱归隐之作,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束缚,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。

综合来看,这首诗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崇尚学问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通过对仲由、孔子、陶渊明的描绘,强调了读书和精神自由的重要性,同时也流露出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。整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,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,展现出一种恬淡、自由的生活哲学。

陈瓘

陈瓘(1057-1124年),字莹中,号了斋,沙县城西劝忠坊人。宋元丰二年(1079年)探花,授官湖州掌书记。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、越州、温州通判、左司谏等职。 陈瓘为人谦和,不争财物,闲居矜庄自持,不苟言谈,通《易经陈瓘于书法,造诣亦颇深。真迹传世唯《仲冬严寒帖》。李纲曰:“了翁书法,不循古人格辙,自有一种风味。观其书,可以知气节之劲也。”邓肃曰:“开卷凛然,铜筋铁骨,洗空千古,侧眉之态,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。”明陶宗仪曰:“精劲萧散,有《兰亭》典型”。由是观之,其书法出神入化,可谓高妙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