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图二十四首·择茧

大茧至八蚕,小茧止独蛹。
茧衣绕指柔,收拾拟何用。
冬来作缥絖,与儿御寒冻。
衣帛非不能,债多租税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养蚕人处理蚕茧的场景,背后暗含对农民沉重负担的同情。

前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:大蚕茧里能剥出八层蚕丝,小蚕茧却只有孤零零一个蛹。茧衣(蚕茧表层乱丝)柔软地缠在手指上,但诗人疑惑:收集这些边角料能做什么呢?

后四句笔锋一转,道出心酸答案:冬天把这些"废料"做成粗丝绵衣,给孩子挡寒。不是养蚕人穿不起丝绸,而是债务和税赋像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——蚕农辛苦收获的优质丝绸,全都用来抵债交税了。

最打动人的是"衣帛非不能"这句,明明守着丝绸的源头,却只能穿粗布,这种反差精准击中了封建社会剥削制度的荒诞。诗人用最朴实的养蚕场景,揭开了农民"丰产却贫穷"的残酷现实。

楼璹

又名楼璹,字寿玉,又字国器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生于北宋元祐五年(1090年),楼异之子。以父任得官,初为婺州(今浙江金华)幕僚。绍兴三年(1133年)任於潜(今浙江省临安市)县令,深感农夫、蚕妇之辛苦,绘制《耕织图诗》45幅,反映江南农业情况。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,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