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四

静掩高斋日已横,西风何地不孤征。
天寒岁晏无车马,亲老家贫赖友生。
双鬓清秋容独卧,五陵长铗向谁鸣。
年年刀尺空相忆,肠断人间砧杵声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。

《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四》是一首表达旅人在秋日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的诗。接下来,我会逐句进行分析:

1. “静掩高斋日已横”: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处一室,静悄悄的,阳光已经斜照进来。可以感受到诗人此刻的孤独和无助。 2. “西风何地不孤征”:西风代表秋天,秋风萧瑟,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。诗人正在旅途中,无论身处何处,都感到孤独。 3. “天寒岁晏无车马”:天气寒冷,岁末将至,但诗人没有车马可以乘坐,只能继续孤独地旅行。 4. “亲老家贫赖友生”:诗人年纪大,家境贫寒,只能依靠朋友。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依赖。 5. “双鬓清秋容独卧”:诗人双鬓斑白,在清冷的秋天独自躺卧。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苍老和孤独。 6. “五陵长铗向谁鸣”:五陵在这里可能指英雄豪杰的墓地,长铗是剑,代表诗人的抱负和理想。但诗人自问,这把剑要向谁展示呢?表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苦闷。 7. “年年刀尺空相忆”:刀尺是裁衣的工具,这里可能代表思念之情。诗人每年都在思念,但却无法相见,只能空留回忆。 8. “肠断人间砧杵声”:砧杵声是捣衣声,常用来代表思念之情。诗人因为思念而心碎,听到捣衣声更加难过。

整首诗以秋日旅途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的孤独、苍凉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,这首诗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