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口王节妇歌(附考:京口属镇江丹徒县)

大江如带从左来,金山焦山碧崔嵬。
风吹杨卷度江去,妾心如山不可回。
忆昔移所天,岂独甘守节。
两草方缠绵,那知中道诀。
玉琴不奏双鸳鸯,玉箫不吹双凤皇。
纺绩给朝暮,蛾眉忽成霜。
蟏蛸网素壁,燕子归空梁。
生乖同室处,死期同穴藏。
郁郁山头树,已见参天长。
白璧须恶玷,白丝须恶染。
边声乱胡笳,万古悲蔡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节妇的女子,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节、孤独终老的故事。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,让我们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坚韧。

开头用长江和镇江的金山、焦山做背景,说江水像带子一样流过,而山巍然不动。这里用"妾心如山不可回"比喻女子的决心——就像山一样坚定,风吹杨柳过江去,但她的心绝不改变。

中间部分回忆过去:她刚结婚时和丈夫恩爱("两草缠绵"),没想到中途丈夫去世("中道诀")。从此她不再碰琴箫(象征夫妻和谐的东西),靠纺织度日,青春消逝("蛾眉成霜")。家里结满蜘蛛网,燕子回巢更显孤单,用这些细节表现她生活的凄凉。

最后用三个比喻表达她的信念:活着不能同住,死后要同葬;像山上的树已经长高(暗示守节多年);白玉不能有瑕疵,白布不能染脏(比喻贞洁不容玷污)。结尾提到蔡琰(东汉才女,曾被匈奴掳走),暗示战乱中女子更悲惨,反衬王节妇能在乱世守节更难得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:用日常景物(山水、蜘蛛网、燕子)表现深刻情感,把抽象的道德选择(守节)变成可感的画面(不碰琴箫、纺织到老)。虽然现代人可能不认同"守节"观念,但诗中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生命的韧性,依然令人动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