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庭芳 绝命词(见《词综补》)
万里银波,漏残人尽,寥寥天籁无声。
寒窗孤影,独自对残灯。
无限凄凉旧事,细追思、黯黯伤神。
问姮娥、何因生我,弱质太凋零。
凋零。
当此际、空梁悬影,谁与招魂。
但留得者番,身后空名。
此去黄泉前路,杳茫茫、指示无人。
惟杖此,一痕冷月,送我去寻亲。
寒窗孤影,独自对残灯。
无限凄凉旧事,细追思、黯黯伤神。
问姮娥、何因生我,弱质太凋零。
凋零。
当此际、空梁悬影,谁与招魂。
但留得者番,身后空名。
此去黄泉前路,杳茫茫、指示无人。
惟杖此,一痕冷月,送我去寻亲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是一位将死之人写下的绝命诗,字字血泪,充满了对生命的绝望和对亲人的思念。
开篇用"万里银波"描绘月光下的寂静世界,夜深人静,只剩自己独对残灯。这种孤独感不是普通的寂寞,而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彻骨寒意。
中间部分直抒胸臆:回顾一生,尽是凄凉;质问月亮为何让自己如此脆弱多病。这里"弱质太凋零"既是说身体虚弱,也暗指命运多舛。重复的"凋零"二字,像一声沉重的叹息。
最令人心碎的是对死后场景的想象:想象自己死后,房梁上挂着招魂的物件,但无人真正为自己招魂;留下的虚名毫无意义;黄泉路上一片迷茫,连指路的人都没有。这些想象透露出对死亡的恐惧,以及对人世最后的眷恋。
结尾处,诗人把冷月当作拐杖,这个意象既凄美又悲凉。月光本是无情物,却成了他黄泉路上唯一的陪伴,送他去寻找已故的亲人。这个画面把孤独感推到了极致,却也透出一丝温暖的期待——也许在另一个世界,能获得此生未得的亲情温暖。
整首词像一首安魂曲,用月光、孤灯、空梁等意象,构建出一个清冷孤寂的世界。诗人对生命的质问、对死亡的恐惧、对亲情的渴望,都融化在这如水的月光中,让读者感受到一个脆弱灵魂在生命尽头最后的独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