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李梁溪游泛碧

凉天夜无云,寒江秋更碧。
冷照月华中,水天同一色。
画船渺中流,三更群动寂。
清风远相随,芦花秋瑟瑟。
近山得桂香,隔烟起渔笛。
楼台半有无,疑是化人国。
我生本无事,钓竿勤水石。
今宵更可人,仍侍君子侧。
浪登元礼舟,本非谪仙敌。
敛手看挥毫,光芒腾万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秋夜江景,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泛舟游玩的闲适心境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四句)是环境描写:秋夜天空清澈无云,寒冷的江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碧绿。月光洒在江面上,水和天的颜色融为一体。这里用"冷照"形容月光,既写出秋夜的凉意,又让画面充满诗意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八句)写泛舟体验:小船静静漂在江心,深夜万籁俱寂。清风徐徐,芦花在秋风中沙沙作响。远处飘来桂花的香气,隔着水雾传来渔人的笛声。岸边楼台若隐若现,仿佛仙境一般。这里通过声音(笛声、芦花声)、气味(桂花香)和视觉(楼台)的描写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八句)抒发情感:诗人说自己本是个闲散之人,喜欢钓鱼赏景。今晚能陪伴友人游玩更是惬意。虽然自己不像李白那样才华横溢,但能在一旁欣赏友人挥毫作诗,看着笔墨生辉,也觉得十分满足。这里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、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。

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,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夜江景的静谧美好。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,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,把月光、江水、小船、芦花等常见景物写得生动传神。更重要的是,诗中透露出一种与友人共赏美景、不问世事的闲适心境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愉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