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中怀古

句无亭下驻骖騑,鉴水寒光照客衣。
张翠鄂君舟上去,浣纱西子网中归。
禹祠草树空春色,秦望风烟半夕晖。
王谢胜游何处问,茂林修竹尚依依(宋孔延之《会稽掇英总集》卷一三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越中(今浙江绍兴一带)游览古迹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首联"句无亭下驻骖騑,鉴水寒光照客衣"写作者停车驻足在句无亭下,鉴湖寒冷的波光映照着游子的衣衫。这里通过"寒光"和"客衣"的意象,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。

颔联"张翠鄂君舟上去,浣纱西子网中归"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:鄂君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,西施是越国的美女。诗人想象着当年鄂君乘舟远去的场景,西施浣纱归来的画面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。

颈联"禹祠草树空春色,秦望风烟半夕晖"写大禹祠堂前草木依旧,却已物是人非;站在秦望山上眺望,只见暮色中的风烟。这两句通过"空春色"和"半夕晖"的意象,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。

尾联"王谢胜游何处问,茂林修竹尚依依"提到东晋时期的王谢两大豪门,如今他们的踪迹已无处可寻,只有茂密的竹林依然青翠。这里用依然存在的自然景物,反衬出人事的变迁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古迹、追忆历史人物,表达了"物是人非"的感慨。诗人用清冷的自然景物作衬托,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时光的无情。诗中用典自然,意境深远,既有对往昔的怀念,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。

魏庭坚

魏庭坚,仁宗天圣元年(一○二三)官绍兴府从事(清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二六)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