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幽默自嘲的口吻,探讨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差异,同时暗含对人生追求的思考。
前两句用对比手法:首句说修仙是白费力气,道教追求长生却难以实现;第二句笔锋一转,说儒家精髓(圣门)反而要靠佛门僧人传承,暗示三家思想互相交融的奇妙现象。
后两句用数字形成强烈反差:"百年合死"承认凡人终有一死,"千年赘"讽刺强行追求长生反而成了累赘;末句用"一物都无"对应"万物全",点出佛家"空即是满"的哲理——看似一无所有,实则包含万物。
全诗亮点在于:用轻松的语言讨论严肃的哲学命题,通过"百年/千年""一物/万物"的鲜明对比,揭示出过度执着反而背离本真,而看似虚无的境界可能蕴含真正的圆满。这种辩证思维对现代人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富足仍有启发。
陈藻
宋福州福清人,字元洁,号乐轩。师事林亦之,为林光朝再传弟子。不仕,授徒不足自给,课妻子耕织以为生。卒年七十五。私谥文远。有《乐轩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