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词。
这首诗词名为《颂古十八首》,从标题来看,应该是对某种古事物或古哲理的赞扬。我们来逐句解析:
1. “全收全放不通风”:这句诗似乎在描述一种状态或者情境。字面上看,可能是说某物或者某种状态被完全掌控,既不会过度放开也不会过于封闭,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,不受外界的影响。这里的“不通风”可能意味着没有外界干扰或者变化。 2. “点破将来已不中”:这句稍微有些抽象。“点破”可能指的是揭示某种真相或者本质,“已不中”可能表示真相揭示后,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价值或者意义。也就是说,当真相被揭示出来后,可能发现原来的认知或理解并不准确或者已经过时。 3. “礼拜起来虽悟去”:这句诗中的“礼拜”可能是指一种仪式或者是一种修行的方式。“悟去”表示有所领悟或者有所收获。综合起来,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通过仪式或修行后有所领悟的状态。 4. “街头笑倒李三翁”:最后的这句非常生动,引入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和人物。“街头笑倒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轻松、欢乐的场景,“李三翁”可能是个普通人的名字,他在这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,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具象化。他可能是一个旁观者,看到前面描述的状态或情境后发出了笑声。
综合来看,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通过某种方式(可能是修行或仪式)达到某种领悟的状态,但当真相揭示后可能会发现原来的认知并不准确或者已经过时。这种认知的转变被街头的一个普通人李三翁所观察到并引发了笑声。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含义深远,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大哲理。
释宝印
释宝印(一一○九~一一九一),字坦叔,号别峰,俗姓李,嘉州龙游(今四川乐山)人。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,听《华严》、《起信》,既尽其说,弃依密印于中峰。会圆悟归昭觉,留三年。后南游,谒佛性泰、月庵果、草堂清。晚至径山,谒大慧宗杲禅师。大慧南迁,乃西还。后再出峡,住保宁、金山、雪窦。孝宗淳熙七年(一一八○),敕补径山,召对选德殿。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,年八十二。谥慈辩。为南岳下十六世,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。事见《渭南文集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