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渊明杂诗 其五

秦灰未遽冷,于古何所稽。
前行有衢路,往往变岩崖。
我来一问津,感叹伤人怀。
是道在天地,大可六合弥。
诸儒拾煨烬,破裂日愈离。
遂令高世才,放荡莫控羁。
时无洛中叟,此事谅终亏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借古讽今,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学术现状的忧虑。

开头用"秦朝焚书的灰烬还没凉透"比喻历史教训常被遗忘,人们总是不愿认真反思过去。接着用"大路走着走着变成悬崖"的比喻,暗指当时社会风气逐渐偏离正道。

诗人说自己想寻找出路(问津),却发现现实令人伤感。他认为真理(道)本该像空气一样充满天地,但现实中儒生们却像捡拾灰烬般死守残缺的学说,导致学术越来越支离破碎。

后四句是重点批判:这种风气让真正的人才无法施展,只能放浪形骸。诗人感叹当今没有像北宋理学大师程颢(洛中叟)那样的人物,学问的真谛恐怕要失传了。

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(灰烬、岔路、悬崖)把抽象的社会问题讲得生动形象。既批评了学术僵化,也表达了对真才实学之士的同情,最后流露出对思想领袖的期待,层层递进,发人深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