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道
行行重行行,东出洛阳道。
离离禾黍场,踧踧为茂草。
繄昔营洛时,地不爱其宝。
贡赋道里均,明良朝会早。
九衢霏紫烟,双阙丽苍昊。
槐柳荫御阶,香尘净如扫。
岁久竞繁华,物盛还枯槁。
一从周鼎迁,汉兴基再造。
佳气复葱葱,邦畿古来好。
瞻彼泱泱流,往事闻父老。
贾谊才可怜,石崇富难保。
京洛风萧萧,天津日杲杲。
周道少人行,忧心惄如捣。
离离禾黍场,踧踧为茂草。
繄昔营洛时,地不爱其宝。
贡赋道里均,明良朝会早。
九衢霏紫烟,双阙丽苍昊。
槐柳荫御阶,香尘净如扫。
岁久竞繁华,物盛还枯槁。
一从周鼎迁,汉兴基再造。
佳气复葱葱,邦畿古来好。
瞻彼泱泱流,往事闻父老。
贾谊才可怜,石崇富难保。
京洛风萧萧,天津日杲杲。
周道少人行,忧心惄如捣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古道的沧桑变迁,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。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:
前八句写洛阳昔日的繁华:开篇用"行行重行行"营造出漫步古道的画面感。诗人看到曾经庄稼繁茂的田野如今长满野草,回忆起当年洛阳作为都城时的盛况——各地贡赋源源不断,百官清早上朝,大街紫烟缭绕,宫阙高耸入云,御道槐柳成荫,连尘土都带着香气。
中间八句写历史变迁:再繁华的都市也逃不过衰败的命运。周朝灭亡后,直到汉朝才重建洛阳。虽然重现生机,但诗人通过"佳气复葱葱"暗示这种繁荣终将轮回。望着滔滔洛水,听老人讲述往事,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感叹。
最后六句抒发人生感悟:以贾谊和石崇为例,说明才华和财富都难长久。结尾用"风萧萧""日杲杲"的寂寥景象,与开头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。古道行人稀少,诗人内心充满忧虑,暗示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担忧。
全诗通过洛阳的兴衰,表达了"繁华终将消逝"的历史规律,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。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对比(如禾黍场变茂草、香尘变萧瑟)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时间的力量,引发对现实的反思。
周巽
吉安人,字巽亨,号巽泉。尝参预平定道、贺二县瑶人起事,授永明簿。有《性情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