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开利寺鹅亭的秋日所见所感,通过简洁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首联"天澹一亭秋,观鹅池上头"勾勒出秋日亭台的宁静景象:天色淡远,一座小亭立于池边,正是观赏鹅群的好地方。这里用简单的景物营造出开阔淡雅的氛围。
颔联"我怀王内史,人去已千秋"由景入情。作者看到鹅亭,联想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(曾任内史官职),他曾在兰亭写下著名的《兰亭序》。如今千年已过,斯人不在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时光无情的感慨。
颈联"断渚梳翎鸭,残碑砺角牛"继续写眼前景物:水边断岸有鸭子梳理羽毛,残破的石碑旁有牛在磨角。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寺庙周围的日常景象,同时"残碑"又暗示着历史的沧桑。
尾联"留题吾未敢,呼酒上僧楼"是作者的感慨:面对这样的历史遗迹,自己不敢轻易题字(可能是出于对王羲之的敬仰),只能呼唤酒来,登上僧楼借酒抒怀。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谦逊,又透露出淡淡的惆怅。
全诗通过秋日寺庙的寻常景物,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,将眼前所见与千年历史联系起来,表达了"物是人非"的永恒主题。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,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怀古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