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圣乐 寄郭匡山

东冶亭荒,石头城老,夕阳明灭。渐跨虹、非雨非晴,乍有乍无,梦里寻君时节。

门外落花莺啼乱,是官柳、烟迷千万叠。重重叶,想碧水鸿天,诗成清绝。

林宗漫愁白发。听长笛、山楼声欲裂。甚笙歌消歇。

空江如许,涛飞晴雪。记得旧京屯田日。正公子、繁华人共说。

长干月,剩悲笳、女墙吹彻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座荒凉古城在夕阳下的景象,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
上片写景:开篇用"东冶亭荒""石头城老"直接点出古城衰败的景象,夕阳忽明忽暗更添凄凉。接着用"跨虹"这个似真似幻的意象,引出对友人的思念。"门外落花""官柳烟迷"这些春日景物本该明媚,却因"乱""迷"等字眼显得惆怅。最后"碧水鸿天"的想象,又让画面突然开阔清朗。

下片抒情:先说不要为白发忧愁,但紧接着的"长笛声裂"却暴露了内心的痛苦。"笙歌消歇""空江涛雪"的对比,凸显繁华逝去的空虚。然后突然转入回忆,想起当年京城屯田时友人的风采,与眼前凄凉形成强烈反差。结尾用"长干月""悲笳"的意象,将愁绪推向高潮,那回荡在城墙上的笳声,仿佛在替诗人诉说着无尽的哀愁。

全词最动人处在于:明明写的是春日景物,却处处透着秋日的萧瑟;表面在劝人不要忧愁,字里行间却都是化不开的愁绪。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,让整首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对逝去美好的深深眷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