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明松雪

高树当轩晓,长松带雪明。
景疑残月在,林似野云横。
密叶缘多亚,修条被压倾。
曙空连嶂白,寒气到檐清。
影杂青牛重,光迷皓鹤惊。
披衣凝望久,无限剡溪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松林积雪的静谧画面,充满诗情画意。

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场景:高大的松树挺立在窗前,枝头积雪在晨光中闪闪发亮。这里用"高树"和"长松"突出了松树的挺拔姿态,"带雪明"则生动表现了积雪反射晨光的晶莹美感。

中间部分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雪后松林的各种景象:积雪让树林看起来像残月般清冷朦胧,又像野云般绵延起伏。茂密的枝叶被积雪压弯,修长的枝条也低垂下来。远处的山峦与晨光相映成一片白色,寒气一直蔓延到屋檐下。这些描写充分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触觉感受。

最后四句加入了动态元素:积雪压弯的树枝像青牛般沉重,反光让白鹤都感到目眩。诗人披衣伫立,久久凝望,不禁想起古人雪夜访友的雅事("剡溪情"典故),表达了对这种清幽景致的无限向往。

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营造出一个纯净、清冷的冰雪世界,同时透露出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。诗中运用大量形象比喻(如残月、野云、青牛等),使静态的雪景充满动态美感,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