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阳春曲》用生动的画面和动人的情感,描绘了一幅春日哀歌的场景。
开头"春华灿灼春月明"用耀眼的春花和明亮的春月,营造出灿烂的春日景象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,"侏唇玉颊扬哀声"让美丽的容颜唱出哀伤的歌声,形成强烈反差。
"凄凄切切动君情"进一步描写这哀伤的歌声如何打动人心。后三句用递进的手法,说明这歌声不仅打动了听者,更赢得了听者的欢心,最后用"流青云,飞白雪"这样飘逸的意象作结,把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。
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将春日美景与哀伤歌声相结合,用视觉的明媚反衬听觉的哀婉,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。最后两句的比喻既形象又空灵,让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,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。
宗臣
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