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歌二首 其二
汉家离宫三百所,高捲珠帘沸箫鼓。车如流水马如龙,兰麝飘香入烟雨。
通衢夹道起青楼,金马铜驼对公府。五侯同日拜新恩,七贵分封列茅土。
玉窗朱户尽婵娟,丝竹声中喧笑语。玳筵珠翠照樽罍,继烛临芳醉歌舞。
醉歌舞,醉歌舞,天长地久无今古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汉代贵族生活的奢华场景,充满热闹欢腾的富贵气息。
开篇用"离宫三百所"直接点出皇家宫殿的规模庞大,珠帘高卷、音乐喧天的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宫廷的繁华。接着用"车如流水马如龙"这个经典比喻,生动展现了达官贵人往来不绝的盛况,连空气中都飘散着名贵香料的味道。
中间部分具体描写了都城景象:大路两旁耸立着豪华楼阁,皇宫前的金马铜驼雕像气派非凡。这里特别提到"五侯七贵"同时受封的场景,凸显了权贵们显赫的地位。
后段转向宴会描写:精美的玉窗朱户内尽是美人,丝竹声中夹杂着欢声笑语。宴席上珠宝闪耀,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。最后重复"醉歌舞"的叠句,将这种奢靡享乐推向极致,并用"天长地久无今古"的感叹,暗示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似乎永无止境。
全诗就像一部华丽的宫廷纪录片,用密集的意象堆砌出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。但在这极尽铺张的描写背后,或许也隐含着对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的微妙讽刺。诗人没有直接批评,只是把这场永不散席的盛宴如实呈现,让读者自己品味其中的深意。
曹勋
曹勋(1098—1174)字公显,一字世绩,号松隐,颍昌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宣和五年(1123),以荫补承信郎,特命赴进士廷试,赐甲科。靖康元年(1126),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,受徽宗半臂绢书,自燕山逃归。建炎元年(1127)秋,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向宋高宗上御衣书,请求召募敢死之士,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。当权者不听,被黜。绍兴十一年(1141),宋金和议成,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,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。十四年、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。孝宗朝拜太尉。著有《松隐文集》、《北狩见闻录》等。他的诗比较平庸,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