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陈氏孝感卷

夜来新得铜官志,残蜡收光对雪看。
三子有心庐墓哭,六年无语问家安。
野塘龟听长惊蛰,独树花开不避寒。
起望晴江天未曙,欲驰封事向朝端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关于孝道与坚守的感人故事,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。

首联写诗人深夜读地方志(铜官志)的场景:残烛将尽,窗外飘雪。这种清冷氛围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,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肃穆。

中间两联用白描手法讲述陈氏三兄弟的孝行: 1. 他们为父母守墓六年,期间不言家事,专心尽孝; 2. 用"野塘龟惊蛰""独树花耐寒"两个自然意象,既说明守墓环境的艰苦,又暗喻孝心感天动地——连冬眠的乌龟都被孝行惊醒,孤树开花仿佛在陪伴他们。

尾联笔锋一转:黎明前的江边,诗人迫不及待要写奏章(封事)上报朝廷。这个动作把个人感动升华为社会意义,强调这种孝行值得被朝廷表彰、被世人知晓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"六年无语问家安"——不是无家可归,而是选择六年不关心家事专注守墓。这种极端化的孝道表达,在今天看来或许难以理解,但诗中通过"龟听花开"的自然感应,让这种坚守获得了超越世俗的力量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用画面和故事引发读者对亲情、责任与坚守的思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