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历史遗忘的伤感故事。
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展开:寺庙前那棵古柏据说是大禹亲手栽种的,可等到苏东坡为它写诗的时候,树早就枯死了。这里"禹王栽"和"坡老诗"两个时间点,跨度近三千年,凸显了时间的残酷。
后两句发出叹息:如今这条古道上长满杂草荆棘,没人珍惜这里的历史。最可悲的是,人们根本不知道这里曾经来过圣人(指大禹)。"荆榛"这个意象既写实又象征,既指荒芜的现状,也暗喻人们对历史的漠视。
全诗通过"古柏"这个见证者,展现了三个时间维度:辉煌的远古(禹王)、追忆的宋代(东坡)、荒芜的当下。诗人用近乎白话的叙述,提醒我们:那些承载着文明记忆的遗迹正在消失,而更可怕的是人们对此的浑然不觉。这种对历史记忆流失的忧思,在今天看来依然发人深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