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祖先形象,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悠远的意境,表达了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。
前两句"仙翁醉卧南山头,吸月餐霞听鸟讴"刻画了一位得道仙人的形象。这位祖先像神仙一样醉卧在山顶,以月光为酒,以云霞为食,悠闲地听着鸟儿的歌声。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祖先超然物外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。
后两句"丹沼祇今留旧迹,云孙千载薦春秋"将视角拉回现实。祖先当年炼丹的池沼至今还留存着遗迹,而他的后代子孙千百年来都在春秋时节虔诚地祭奠。这里通过"旧迹"与"千载"的对比,展现了时间的长河中,血脉传承与文化记忆的延续。
整首诗最大的魅力在于将祖先神化的同时,又通过具体的祭祖场景拉近了距离。诗人用"仙翁"的飘逸形象寄托了对祖先的崇敬,又用"云孙"的祭拜行为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。诗中的南山、丹沼等意象既营造了仙境般的氛围,又暗示着真实可寻的祖迹,虚实相生间展现了中国人对祖先既神圣又亲切的特殊情感。
许元
(989—1057)宣州宣城人,字子春。许逖子。以荫补官。累迁国子博士,监在京榷货务,三门发运判官。长于理财。仁宗庆历中,江淮岁漕不给,京师乏军储。因范仲淹荐,擢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,悉发所过州县藏粟,以供京师。然以聚敛刻剥为能。急欲升迁,多集珍宝贿赂权贵。后历知扬、越、泰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