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样花·陌上风光浓处

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消减,态凝伫。百花休漫妒。

译文及注释

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消减,态凝伫(zhù)。百花休漫妒。
凛凛寒冬,乡间小路上枝头梅花正开的浓烈,预示着春天将临。然而等到春暖花开时,它却清香消散,端庄自重。已经绽放的百花啊,也不要随意口出嫉妒之语。
凝伫:形容寒梅庄重挺立。漫:随意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凛凛寒冬,乡间小路上枝头梅花正开的浓烈,预示着春天将临。然而等到春暖花开时,它却清香消散,端庄自重。已经绽放的百花啊,也不要随意口出嫉妒之语。

注释
凝伫:形容寒梅庄重挺立。
漫:随意。

评解

严冬腊月,乡间小路上一枝寒梅初绽,为人间带来春讯。然而当春回大地、百花竞艳时,她却香消态凝,端庄自重。词人劝百花休漫妒之语,包含着对凌寒开放的早梅的无限赞赏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早春梅花盛开的画面,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独特的品格。

词的开头"陌上风光浓处"直接把我们带到郊野最美的地方,那里"第一寒梅先吐"——梅花总是第一个在寒冷中绽放。这里用"第一"突出了梅花的领先姿态,"寒"字则点明了它不畏严寒的特性。

等到春天真正到来时,梅花却"香消减,态凝伫"——香气渐渐淡去,姿态也变得沉静。这里用对比手法,通过春天来临时梅花的退场,反衬出它不与百花争艳的品格。

最后一句"百花休漫妒"像是词人对其他花朵的劝告:不要嫉妒梅花。这其实是在赞美梅花不慕虚荣、甘于寂寞的精神。整首词通过梅花先开先谢的自然现象,歌颂了一种不争不抢、自有风骨的人生态度。

最妙的是词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,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李弥逊
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