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春初十日大雪

东风未若北风冷,春日风声势何猛。
大雪纷纷天外来,乾坤散作冰壶影。
天公玉戏真轻匀,人间哀乐何不均。
貂裘兽炭尚呼酒,岂问街头寒馀人。
东家寒毡夜苦读,西家纺织一何促。
公等围炉更不闻,沈沈清夜度歌曲。
曲中亦有哀乐声,昨日沈醉今日醒。
项王气尽乌江上,赤帝江山今亦更。
可怜世上儿,复此纷相争。
吾持长剑发悲啸,斗酒十千还独倾。
不唱《行路难》,不求青史留姓名。
但愿世间冷热不到我,长歌来去一身轻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春寒料峭时的一场大雪,通过对比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愤懑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。

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: 1. 雪景与现实的对比(前八句) 用"东风不如北风冷"的反常天气起笔,描写大雪纷飞如同"冰壶"般纯净的世界。但随即笔锋一转,指出人间的不平等:富人穿着貂裘烤着火炉饮酒作乐("貂裘兽炭尚呼酒"),却看不见街头挨冻的穷人("岂问街头寒馀人")。通过"东家寒窗苦读"和"西家纺织忙碌"的细节,展现普通百姓的艰辛。

2. 历史兴衰的感慨(中间六句) 借项羽乌江自刎和刘邦建立汉朝又改朝换代的历史典故,暗示权势富贵都是过眼云烟。用"可怜世上儿"直指世人还在为虚名浮利争斗不休,充满讽刺。

3. 诗人的精神追求(最后六句) 诗人以"持长剑发悲啸"的豪侠形象出现,表示不愿效仿前人写《行路难》这类感叹仕途艰难的诗篇,也不求青史留名。最终愿望是超脱世间的冷暖纷争("但愿世间冷热不到我"),像雪花般自由来去。

艺术特色: - 用大雪的洁白反衬人间的污浊 - 富人与穷人的生活对比强烈 - 历史典故与现实感慨自然交融 - 结尾"长歌来去一身轻"的洒脱与开头的沉重形成情绪起伏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既真实反映了社会矛盾,又展现了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,雪景的纯净与人世的复杂形成动人对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