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平息后百姓安居乐业的田园画卷。
开篇"海上无烽火"用简单的五个字就交代了和平的大背景——海疆不再有战事警报。士兵们有一半都解甲归田("兵夫半入屯"),暗示着社会从战时状态转向生产建设。
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展现乡村生活:田地房屋都有人耕种居住,鸡鸣狗吠中自然形成村落。老人们在社日聚会饮酒后归家,春天里妇女们留守家门看顾农事。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,通过"翁归舍""妇守门"的日常画面,传递出安定祥和的气氛。
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却暗含深意:百姓们不用再经历战争苦难("不知戎马苦"),却都能共同沐浴君王的恩泽。这里既有对和平的珍视,也隐约透露出对统治者维护太平的认可。
全诗语言质朴如白话,没有华丽辞藻,却通过选取典型生活场景,将乱后初定的社会景象刻画得生动可感。诗人用百姓视角观察世界,让读者从平凡中感受到不平凡的时代变迁。
郑文康
(1413—1465)苏州府昆山人,字时乂,号介庵。正统十三年进士。观政大理寺,寻因疾归。父母相继亡故后,绝意仕进,专心经史。好为诗文。有《平桥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