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

紫宸欢每洽,绀殿法初隆。菊泛延龄酒,兰吹解愠风。
咸英调正乐,香梵遍秋空。临幸浮天瑞,重阳日再中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唐朝重阳节时皇帝登临慈恩寺塔的盛大场景,充满了节日喜庆与佛教庄严交融的氛围。

前两句"紫宸欢每洽,绗殿法初隆"用皇宫的紫宸殿和寺院的绀色殿堂作对比,既表现皇家与佛寺的和谐,又暗示佛法正在兴盛。"菊泛延龄酒"将菊花酒比作延年益寿的仙露,"兰吹解愠风"形容秋风带着兰香吹散烦忧,这两个比喻把重阳节的民俗活动写得格外风雅。

"咸英调正乐"指宫廷雅乐与佛寺梵音交织,音乐声充满秋日天空,构成视听交融的立体画面。最后两句最为巧妙,把皇帝登塔比作"浮天瑞"的祥瑞景象,而"重阳日再中"既实写正午阳光,又暗含对大唐国运如日中天的祝福。

全诗用明快的笔调,将皇家仪仗、佛教法事、民间习俗自然融合,在描绘节日盛况的同时,也透露出当时佛教受皇室尊崇的社会背景。诗中"菊酒""兰风"等意象清新脱俗,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雅风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