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三首 其三 (一九八一年)

闻说黄山卅六峰,峰峰奇绝不相同。
我来未许窥全貌,半隐汪茫云海中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黄山的所见所感,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。

开头两句"闻说黄山卅六峰,峰峰奇绝不相同"像在和朋友聊天:早就听说黄山有三十六座山峰,每座都独特得让人惊叹。这里用"闻说"带出向往之情,"峰峰不同"则凸显黄山千姿百态的特点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亲身经历时的遗憾与惊喜:"我来未许窥全貌"说运气不好,没能看全所有山峰,但紧接着"半隐汪茫云海中"立刻把遗憾变成美景——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山峰,反而比晴天看全貌更有韵味。一个"半隐"用得妙,既写实景,又留下想象空间。

全诗妙在: 1. 用对比手法,先铺垫传闻中的壮观,再写亲眼所见的不完美之美 2. "云海"这个意象把遗憾变成诗意,体现中国人"朦胧胜于清晰"的审美 3. 语言就像随手写的游记,但每个字都精心打磨过,比如"汪茫"二字把云雾的浩瀚感写活了

本质上是在说:美景不一定要看全,留点遗憾反而更耐人寻味。这种"不完美哲学",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精髓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