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玉僧建亭蒜山之顶丹阳新旧太守林子中杨次公首登之因名二翁亭

来陪杖屦蹑孤峰,故老旁观叹二翁。
海上波平千里白,江东兵壮万旗红。
云开云合山头月,潮落潮生渡口风。
须约蒙庄老仙客,凭栏直下看龙宫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人在蒜山顶新建的亭子登高望远的场景,充满豪迈的江湖气息和人生感慨。

前两句写两位白发老人互相搀扶着登上孤峰,连旁观的路人都忍不住感叹他们的精神。这里"二翁"既指两位老人,也暗指他们像古代隐士一样超脱。

中间四句用大开大合的笔法描绘壮阔景色:平静的大海像铺开千里白绢,江岸军营万面红旗猎猎;山顶的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,渡口的风随着潮汐变换方向。这些画面既有静态的壮美,又有动态的变幻,就像两位老人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生命活力。

最后两句最有趣:诗人说要约庄子这样的得道仙人一起来看风景,其实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"站在这个高度,连海底龙宫都能尽收眼底"的豪情。这里的"看龙宫"既是实写俯瞰江海的景象,也暗喻看透世事如观掌纹的智慧。

全诗妙在把简单的登山小事写得气吞山河,两位老人登高望远的背影,仿佛浓缩了所有文人心中那份"踏遍青山人未老"的潇洒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风雨后,依然能对着潮起潮落会心一笑的从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