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辰感事二首

久要和平福,须宽次第刑。
诸公善调壹,熙祚必清宁。
夹道焚香拜,今知病酒醒。
谩劳双鬓白,何止故山青。
妖纬朝沉彩,非烟夜透扃。
愿同臧获列,齐寿八千龄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官员对和平治理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:

第一层(前四句)是理想愿景:诗人希望国家能实现长治久安,主张用宽厚的政策来治理。他认为只要当权者善于协调各方关系,就能开创太平盛世。这里用"熙祚"(光明福运)、"清宁"等词描绘了理想中的治世图景。

第二层(中间六句)是现实困境:诗人描写了百姓夹道焚香跪拜的场景,暗示社会存在严重问题。他自嘲说操心政务让自己头发都白了,但家乡的青山依旧,暗示个人努力改变不了大局。"妖纬"(反常的天象)、"非烟"(不祥的云气)这些意象暗示朝政昏暗,危机四伏。

第三层(最后两句)是自我宽慰:诗人说宁愿像奴仆(臧获)一样卑微地活着,只求能健康长寿。这看似消极,实则透露出在乱世中明哲保身的智慧,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。

全诗最大的特点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。诗人用百姓跪拜、天象异常等具体画面,让读者感受到表面平静下的社会危机。最后用"八千龄"的夸张说法,既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,也暗含"好死不如赖活着"的无奈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周文璞

周文璞(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)字晋仙,号方泉,又号野斋、山楹等,阳糓(今属山东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。祖上农事耕桑。祖、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。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,后隐居于方皋,穷困潦倒。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。著有《方泉集》四卷。《四库总目》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、听欧阳琴行、金铜塔歌,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。词存二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