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怀

客居已经年,入春转多病。
杯酒亦成痰,脔肉火旋盛。
书册时一亲,怔忡不能竟。
终日颓然闲,脉脉有所呈。
果尔便长休,顺宁须自证。
遐想宣尼言,朝闻良足□。
嗟我优游夫,何由可入圣。
本原在独知,工夫须主敬。
深渊与薄冰,存心以养性。
一息若成虚,罔生非真命。
愿言易箦时,吾求得其正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病怀》是一位长期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春天生病时的内心独白。全诗用平实的语言,生动展现了一个病中读书人的精神状态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

诗的开头直白交代背景:诗人客居多年,入春后病情加重。连喝酒都会生痰,吃肉就上火,形象地描绘了身体的虚弱状态。读书时也心神不宁,无法专注,整天无精打采地闲着。这些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病人的痛苦。

中间部分转向对生命的思考:诗人坦然面对可能到来的死亡("长休"),认为顺应自然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他想起孔子"朝闻道,夕死可矣"的名言,感叹自己这个闲散之人如何才能达到圣贤境界。这里展现了传统文人对儒家思想的追求。

最后提出解决方法:修身的关键在于"独知"(自我认知)和"主敬"(心存敬畏)。用"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"的谨慎态度来修养心性。诗人强调,一旦放松修养,生命就失去意义。结尾表达心愿:希望临终时能保持正直的品格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病中依然坚持修养的精神。诗人没有抱怨病痛,而是把它当作修炼心性的机会。这种在困境中保持精神追求的态度,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。诗中"深渊与薄冰"的比喻,生动说明了修身需要时刻警惕的态度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现代人常说的"居安思危"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