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平乐慢

泛梗飘萍,入山登陆,迢递雾迥烟赊。漠漠蒹葭,依依杨柳,天涯总是愁遮。叹寂寞尘埃满眼,梦逐孤云缥缈,春潮带雨,鸥迎远溆,雁别平沙。寒食梨花素约,肠断处,对景暗伤嗟。
晚钟烟寺,晨鸡月店,征褐萧疏,破帽欹斜。忆几度、微吟马上,长啸舟中,惯踏新丰巷陌,旧酒犹香,憔悴东风自岁华。重忆少年,樱桃渐熟,松粉初黄,短楫欢呼,日日江南,烟村八九人家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漂泊者的孤独与乡愁,像一部用文字拍成的旅途纪录片。

上片开头用"浮萍漂在水面,树枝断落随波逐流"比喻人生漂泊,接着镜头转向雾中远山、朦胧芦苇和杨柳,这些景物都蒙着挥之不去的愁绪。漂泊者眼中看到的尘埃、孤云、雨中春潮、水边鸥鸟、沙滩离雁,连寒食节的梨花都成了断肠的风景。这里用蒙太奇手法,把零碎的旅途画面拼接成流动的忧伤。

下片像回忆录般展开:傍晚寺庙钟声、清晨月下鸡鸣、破旧衣衫和歪斜帽子,都是流浪生活的真实印记。词人想起曾经骑马吟诗、乘船长啸的潇洒,也记得长安新丰街巷的美酒香气,可如今只剩憔悴面容在春风中老去。最后闪回少年时光:樱桃成熟、松花粉黄、划船嬉笑的江南生活,八九户人家的炊烟小村,这些温暖记忆与眼前凄凉形成强烈对比。

全词像用文字调色,把灰色调的羁旅与暖色调的回忆交织,不用直接说"想家",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对安稳生活的渴望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的伤感——不嚎啕大哭,只是静静看着风景,让思念从景物缝隙里渗出来。

陈允平
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