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游仙寺 其四

高阁通天讵降真,沈檀扰扰祇埃尘。
蓬山吾辈须争座,不作持幢捣药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是一首描述广游仙寺的诗,第四首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:

首先,从标题《广游仙寺 其四》来看,这是广游仙寺的一系列诗作中的第四首。仙寺、高僧和神秘的氛围往往是这些诗的主题。在这首诗中,“高阁通天”暗示了寺庙的高大、神圣和超凡脱俗。诗人站在高处,可能是在寺庙的高阁上,俯瞰周围的一切。

接下来,“讵降真”可以理解为诗人询问是否能够真正接触到超凡脱俗的境界。“降真”通常用来形容神仙降临或者得道高僧的神奇境界。诗人可能觉得虽然身处高阁,但仍有距离感,无法真正接触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。这里的“讵”(音句,表示反问)加强了诗人的疑惑和困惑。

然后,“沈檀扰扰祇埃尘”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。“沈檀”可能指的是檀香木,这里用来指代寺庙。“扰扰”则暗示了周围的喧嚣和混乱。“祇埃尘”则直接描绘了世俗的纷扰和尘埃。诗人通过对比寺庙的神圣和世俗的喧嚣,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疑惑。

最后,“蓬山吾辈须争座”和“不作持幢捣药人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决心。“蓬山”可能指的是仙境或者神圣的地方。“吾辈须争座”暗示了诗人和他的同伴们需要争取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。“不作持幢捣药人”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安于现状,不愿仅仅做一个普通的僧侣或道士。这里的“持幢捣药人”可能指的是普通的僧侣或道士的日常活动,如持杖诵经、捣药治病等。诗人表达了他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修行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广游仙寺的感受和思考。他向往超凡脱俗的境界,但身处世俗之中,感到困惑和迷茫。他决心争取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,不愿安于现状。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