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悟道。核心思想可以分三层理解:
1. 人情与修行的关系 诗人说普通人总把人情世故看得很重(比如应酬客套),却忽略了精神修行。但其实真正的修行("道")恰恰藏在日常生活的人情往来中——就像盐的咸、醋的酸,人人都知道却很少深思其中道理。
2. 修行的方法论 提出两个实用技巧: - 把习惯的事当新鲜事看(比如每天吃饭时细品米香) - 把陌生的事练到顺手(比如刚开始打坐难受,坚持就变自然) 这样长期实践,就能把修行和日常生活"打成一片",就像揉面团最终融为一体。
3. 更高境界的提醒 最后用三个接地气的比喻警告: - 别像总蹲在干净地板上的人,怕弄脏就不敢行动 - 想真正洒脱,就得像穿草鞋走四方那样实践 - "柏山给你草鞋"其实是说:修行工具早就给你了,关键要自己迈步
全诗把玄妙的禅理转化成"柴米油盐"的比喻,告诉我们修行不在深山老林,而在如何端稳饭碗、系紧鞋带这些日常小事中见功夫。
释智朋
释智朋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,俗姓黄。居衡州华药寺,建康清凉寺。高宗绍兴七年(一一三七)住婺州天宁寺(《罗湖野录》卷四),后退居明州瑞岩。为青原下十三世,宝峰照禅师法嗣。事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