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子移

三河游荡子,丽颜迈荆宝。
携持玉柱筝,怀挟忘忧草。
绸缪甘泉中,驰逐邯郸道。
春服候时制,秋纨迎凉造。
珍魄晖素腕,玉迹满襟抱。
常叹乐日晏,恒悲欢不早。
挥吹传旧美,趋谣尽新好。
仲尼为辍餐,秦王足倾倒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流倜傥的游子形象,通过他奢华的生活和及时行乐的态度,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自由与享乐的精神风貌。

开篇"三河游荡子"直接点明主角是个四处游历的浪子,"丽颜迈荆宝"用珠宝比喻他的俊美容貌。他随身带着名贵的玉柱古筝和忘忧草(可能指酒或药物),暗示他追求音乐与醉意的生活状态。

"绸缪甘泉中,驰逐邯郸道"两句展现他纵情享乐的生活场景:在甘泉宫尽情欢娱,在邯郸道上纵马奔驰。接着通过"春服""秋纨"的细节,表现他讲究穿着,随着季节变换精心准备衣物。

"珍魄晖素腕,玉迹满襟抱"继续渲染他的奢华:手腕上戴着闪亮的珠宝,怀中满是美玉。但在这奢靡生活中,他突然感叹"常叹乐日晏,恒悲欢不早",流露出对时光易逝、欢乐短暂的忧虑。

最后四句写他的艺术才华:吹奏乐器传承古曲,吟唱新创作的歌谣。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为他停下用餐,秦始皇也为之倾倒,用夸张手法突出他的魅力非凡。

全诗通过铺陈游子的奢华生活与多才多艺,最终落脚在对及时行乐的咏叹上,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个性解放、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。诗中金玉珠宝的意象与及时行乐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,在华丽外衣下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思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