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太宰刘紫岩献绩
南甸誇清丽,耆英几著名。
冢乡归物望,上应斗枢明。
噩噩司衡鉴,师师见典刑。
位亲台鼎峻,人自玉堂清。
袖帙收时彦,缇函上岁成。
趋朝龙衮悦,蕃锡兽尊并。
捐瘠忧群姓,菑祥混庶徵。
燮调不虚授,需子赞升平。
冢乡归物望,上应斗枢明。
噩噩司衡鉴,师师见典刑。
位亲台鼎峻,人自玉堂清。
袖帙收时彦,缇函上岁成。
趋朝龙衮悦,蕃锡兽尊并。
捐瘠忧群姓,菑祥混庶徵。
燮调不虚授,需子赞升平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刘紫岩的高官的送别诗,赞美他的品德、政绩和影响力。全诗用典雅的语言描绘了刘紫岩的为官之道和人格魅力。
开头说南方地区以风景清丽著称,但真正有名望的还是像刘紫岩这样的德高望重之人。他回到家乡时受到百姓敬仰,就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明亮耀眼。
中间部分具体描述他的为官表现:他主持官员选拔时公正严明("噩噩司衡鉴"),以身作则树立榜样("师师见典刑")。他身居高位("台鼎"指三公之位),却保持着翰林学士("玉堂")般的清高品格。他善于选拔人才("袖帙收时彦"),每年都向朝廷举荐贤能。
最后写他受到皇帝赏识:上朝时让龙袍加身的皇帝都感到愉悦,获得赏赐时各种礼器摆满面前。他心系百姓疾苦("捐瘠忧群姓"),能化解各种灾祸征兆。诗人认为朝廷给他的重任没有给错人,期待他继续辅佐皇帝创造太平盛世。
全诗通过多个侧面展现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:既有选拔人才的慧眼,又有治理地方的才能;既受皇帝信任,又得百姓爱戴;身居高位却保持清正,最终获得丰厚回报。这些品质放在今天,也是一个优秀公务员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