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赏雪的雅集,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洒脱与自然之美。
前两句写主人热情邀客赏雪。"不辞寒"三字透出主客的豪情——即便天寒地冻也阻挡不了赏景的兴致。"玉立风神"用拟人手法把雪景写得像一位风姿挺拔的仙人,寒气都化作了冲天的英气。
后两句用典喻情。借东晋谢安赏雪的典故(谢公清兴),不说眼前雪多大,而说"千山万岭雪漫漫",让读者自己想象:群山裹着厚厚的雪被,天地一片纯白,这不正是谢安当年追求的超然意境吗?短短四句,既写了主客的雅趣,又画出壮阔的雪景,最后用历史典故点睛,把一次普通的赏雪提升到了文人精神追求的高度。
米芾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