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十六日葆余弟招同筠麓杏村饮江亭

开门紫燕迎风语,似说春深遽如许。
巷南数步如江村,短蒲绿卷风漪痕。
岑楼窗启揖山翠,走上尘中出尘地。
花好须来树下看,酒香不惜炉头醉。
阿连为予成此游,人海招要得二鸥。
环环百雉拓原野,仰视天半云西流。
当筵颠倒造奇句,为君一吟消百忧。
零星旧事话前辈,乡里传闻多可爱。
鸾停鹄峙渺云霄,怜予饮啄寻丈内。
学道相期见肝膈,定心焉能逐烦碎。
留连徙倚怜余春,日月去人车转轮。
丁子香浓春百结,高枝折得赠何人。
临邛车骑翩翩至,束带怜渠难适意。
君不见江家亭子年复年,青山看老一尊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与友人相聚的闲适场景,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。

开头用紫燕迎风呢喃的画面,生动传递出"春天怎么突然就深了"的惊喜感。随后笔锋转到城南小巷,短短几句就勾勒出蒲草轻摇、水波荡漾的江南村景。登上小楼推开窗户,青翠山色扑面而来,让人感觉瞬间脱离了尘世喧嚣。

诗人与友人("阿连")相约在此饮酒赏花,树下看花、炉边醉酒的描写透着随性自在。他们环顾四周城墙环绕的原野,仰望流云,在酒席间即兴创作诗句,互相吟诵解忧。交谈中回忆故乡往事,那些关于前辈的传说显得格外温馨。

诗中"鸾停鹄峙"的比喻,将友人比作高贵的鸾鸟白鹤,反衬自己如寻常小鸟般平凡。但真挚的友谊超越了这些差异,他们坦诚相待,相约共同追求人生真谛。

结尾处笔调略带感伤:丁香花开得正浓,却不知该折枝赠谁;时光如车轮飞转,年复一年在江亭看青山,人却渐渐老去。最后提到"临邛车骑"的典故(司马相如故事),暗示即使身份显贵也未必自在,反不如这样与知己把酒言欢来得痛快。

全诗妙在将春日聚会写得既鲜活又富有哲理——朋友对饮的快乐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、对真挚情谊的珍视,都融化在紫燕、蒲草、山色、丁香这些平常景物中,读来清新自然又余味悠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