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姓郑的教授进京述职时写的,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依依不舍的情感。
前两句说郑教授在地方学堂教书育人九年,像春雨滋润学生,现在要去京城汇报工作成绩。"教雨施"这个比喻特别生动,把教育比作滋润万物的雨水。
中间四句描绘送别场景:驿亭里竹叶飘香,酒杯中酒香浮动;进京路上梅花映雪,压弯了枝头。这里用竹叶和梅花这两种高洁的植物,暗赞郑教授品格高尚。"骥足"(千里马)和"凤音"(凤凰鸣叫)的比喻,则祝愿他这次进京述职能展现才华,获得重用。
最后两句是临别叮嘱:到了京城要常写信报平安,虽然相隔千里云山,但我会一直惦记着你。这两句朴实真挚,把朋友间的情谊写得特别动人。
全诗最妙的是把送别的场景、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,以及依依不舍的感情,都用很形象的画面和比喻表达出来。特别是"驿亭竹叶""官路梅花"这两个画面,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,又用竹梅的高洁来赞美朋友,还暗含"前路虽寒但有美景相伴"的祝福,一语三关,可见诗人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