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(王中丞武俊也)

石国胡儿人见少,蹲舞尊前急如鸟。织成蕃帽虚顶尖,
细氎胡衫双袖小。手中抛下蒲萄盏,西顾忽思乡路远。
跳身转毂宝带鸣,弄脚缤纷锦靴软。四座无言皆瞪目,
横笛琵琶遍头促。乱腾新毯雪朱毛,傍拂轻花下红烛。
酒阑舞罢丝管绝,木槿花西见残月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异域风情的胡腾舞表演,生动传神地展现了舞者的姿态和现场氛围。

开篇先介绍舞者身份——来自西域石国的胡人,在中原很少见。他蹲着跳舞时动作快得像小鸟一样敏捷。接着描写他的装扮:戴着尖顶的蕃帽,穿着窄袖的细毛胡衫,这些服饰细节都充满异域特色。

舞者表演时有个精彩动作:随手抛下葡萄酒杯,突然转头西望,流露出思乡之情。这个瞬间的停顿让舞蹈更有情感深度。随后舞姿越来越热烈:旋转时腰带叮当作响,脚步纷乱却轻盈,锦靴踏地柔软无声。

观众们都被震撼到了,全场鸦雀无声,瞪大眼睛观看。伴奏的横笛琵琶越吹越急,烘托出紧张气氛。舞者在红毯上纵跃,像雪花和红色羽毛般飞舞,衣袖拂过烛台旁的花瓣。

最后酒宴结束,音乐停歇,舞者退场。镜头转向窗外,木槿花旁挂着一弯残月,这个静谧的结尾与刚才热烈的舞蹈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回味无穷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:从服饰特写到动作捕捉,从观众反应到环境烘托,最后定格在月下花影的空镜头,把一场胡舞表演写得活灵活现。最妙的是中间"西顾思乡"的细节,让炫技的舞蹈突然有了人情味。

刘言史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