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老人在皇帝生日时离开京城的场景,通过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失落感。
前两句"白发老人垂泪行,上皇生日出京城"直接勾勒画面: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流着眼泪离开京城,而这一天恰逢皇帝的生日。这里形成强烈对比——举国欢庆的日子,老人却黯然离去。
后两句"如今供奉多新意,错唱当时一半声"揭示了原因:现在宫廷里的歌舞表演追求新奇,老人熟悉的传统曲调被改得面目全非,连一半原貌都保留不了。这里的"错唱"既指音乐走样,也暗喻时代价值观的变化。
诗歌的深层含义: 1. 通过老人个体遭遇,反映传统文化在时代变革中的困境 2. "错唱"象征着对传统的背离和扭曲 3. 老人流泪离京的意象,暗示着坚守传统者的孤独与无奈
艺术特色: - 用具体场景(生日庆典)表现宏大主题(文化传承) - "一半声"的量化表达,让抽象的文化流失变得可感 - 短短四句完成场景描绘、矛盾展现、情感抒发
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在于,它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每个时代都可能面临的困惑:当新潮冲击传统时,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被时代落下的人和事?老人眼泪背后,是对文化根脉的深深眷恋。
王建
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