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、不甘平庸的"野夫"形象,充满江湖豪气和人生智慧。我用大白话逐句解析:
1. "宁须山泽论高平":我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住在山野还是城市,暗指不在意世俗眼光。
2. "但要曾餐石决明":只要吃过石决明(一种明目药材),暗喻经历过磨难才能看清世事。
3. "三世击钟敲石磬":祖辈三代都从事音乐(击钟敲磬),暗示出身艺术世家。
4. "十年学剑斮铜钉":苦练十年剑术能砍断铜钉,展现硬实力。
5. "倘知狐祖天边去":如果知道祖先(狐祖代指)已仙逝,表达对先辈的追思。
6. "肯向蛮奴脚底行":绝不会向粗鄙之人低头,体现傲骨。
7. "更许野夫寻上着":允许我这个山野之人寻找更高境界。
8. "十洲三岛一宫城":把传说中的仙境(十洲三岛)当作自家宫殿,展现超然物外的胸怀。
全诗核心是:一个身怀绝技的江湖人,不在乎世俗评价,坚持自我追求。既有"十年磨一剑"的毅力,又有"笑看风云"的洒脱。最后两句尤其精彩,把虚无缥缈的仙境当成自家后院,这种想象既浪漫又彰显豪迈气概。诗人通过这个"野夫"形象,传递了"活得通透自在比功名利禄更重要"的人生态度。
程珌
程珌(1164~1242),宋代人,字怀古,号洺水遗民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绍熙四年进士。授昌化主簿,调建康府教授,改知富阳县,迁主管官告院。历宗正寺主簿、枢密院编修官,权右司郎官、秘书监丞,江东转运判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