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西行三首 其二

陇西四战地,羽檄岁时闻。
护羌拥汉节,校尉立元勋。
石门留铁骑,冰城息夜军。
洗兵逢骤雨,送阵出黄云。
沙长无止泊,水脉屡萦分。
当思勒彝鼎,无用想罗裙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陇西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的军旅生活,充满豪情又暗含思乡之情。

前四句勾勒出陇西战事频繁的背景:陇西是四方交战之地,紧急军报常年不断。将士们守护边疆("护羌"指保卫羌族地区),立下战功("汉节"是使者的凭证,"元勋"指大功劳)。

中间六句用生动的战场画面展现军旅艰辛:石门关留下铁骑的足迹,寒冷的城池中夜间驻军。暴雨中清洗兵器,黄沙漫天时列阵出征。用"沙长无止泊"形容无边沙漠,用"水脉屡萦分"表现河流蜿蜒——这些都在说边疆环境恶劣。
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将士们应当想着建功立业("勒彝鼎"指把功绩刻在青铜器上流传后世),不要总惦记家中妻子("罗裙"借指女性)。表面是激励,实则透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。

全诗通过战场风物与内心独白的对比,既展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,又含蓄表达了思乡柔情,刚柔并济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明知想家却不能想"的复杂心境,让人看到古代军人鲜活的内心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