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阴道中

山水越州胜,雅游逢早秋。
峰高粗辨树,桥矮不妨舟。
未颖碧于剪,槿花红欲流。
顾痴今在否,为画林塘幽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山阴道中》描绘了一幅早秋时节江南山水的清新画卷,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。

首联"山水越州胜,雅游逢早秋"像导游开场白,直接告诉我们:绍兴的山水真美啊,正好赶上初秋来游玩。一个"胜"字点明风光之佳,"雅游"则暗示这是场有品位的旅行。

中间两联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具体景色: 1. "峰高粗辨树"——远山高耸,只能隐约看见树木轮廓,像用粗线条勾勒的素描 2. "桥矮不妨舟"——低矮的小桥温柔地贴着水面,船只从容穿过,桥与舟和谐共处 3. "未颖碧于剪"("颖"指稻穗)——未抽穗的稻田碧绿鲜嫩,比修剪过的草坪还要青翠 4. "槿花红欲流"——木槿花开得正艳,那红色浓得仿佛要流淌下来

这些描写充满动态感和色彩对比,诗人像拿着摄像机,先拍远景山峰,再拉近到小桥流水,最后给稻田和木槿花来了两个色彩鲜明的特写。

尾联"顾痴今在否,为画林塘幽"突然跳出画面,诗人想起擅长画山水的顾恺之(小名"顾痴"),幽默地说:要是顾恺之还在,定要请他画下这幽静的池塘树林。这既夸了眼前景色如画,又侧面表达了自己难以用文字完全展现美景的遗憾。

全诗就像带着读者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秋游,从宏观到微观,从实景到联想,把绍兴山水写得既真实可感又充满艺术气息。最妙的是那份闲适的心境——不着急赶路,而是细细品味每个角落的美,连稻田未抽穗、槿花正红这样的细节都成了风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