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中其七

先祖留遗业,山中有敝庐。
从教妻子累,肯负圣贤书。
太守(朱胜)知贫薄,尚书(李敏)问起居。
若非守清节,谁暇枉轩车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清贫读书人的坚守和尊严。

前四句说家底:祖上留了点产业,山里有间破房子。虽然要养活老婆孩子很辛苦,但绝不会为了钱去糟蹋圣贤书(指违背读书人的原则)。这里用"从教"(就算)和"肯负"(岂肯辜负)的对比,突出他宁可吃苦也要守住底线。

中间两句突然出现两个大官:太守知道他穷,尚书来嘘寒问暖。这里埋了个悬念——为什么大人物会关心这个小人物?

最后两句揭晓答案:要不是我守着清白品格,这些大人物哪有空坐着豪车来看我?"枉轩车"(让贵人的车白跑一趟)其实是反话,实际是说自己的清高品格赢得了尊重。

全诗最妙的是最后这个反转,用谦虚的语气说着最硬气的话:我穷但有骨气,连大官都佩服。就像现在有人说"我没钱但活得堂堂正正"一样,传递出物质贫穷精神富足的价值观。

郑文康

(1413—1465)苏州府昆山人,字时乂,号介庵。正统十三年进士。观政大理寺,寻因疾归。父母相继亡故后,绝意仕进,专心经史。好为诗文。有《平桥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