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城路·张鉴远酌春堂席上赋

重门不改当年径,依然小山横叠。
卢橘浓阴,黄梅疏影,正好酌春时节。
筠车乍歇。
仗酒伴仍逢,昔游能说。
点笔淋漓,瓜牛涎冷久磨灭。
乌衣群从少长,况周郎陆弟,裙屐齐列。
金叵罗深,玉屏风暖,一曲紫云歌彻。
樊川痴绝。
只可惜而今,鬓丝如雪。
暝色高城,初筵无奈别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场老友重逢的春日宴饮,充满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深厚的情谊。

上阕从重游故地开始写起。诗人回到熟悉的地方,发现门前的路和小山还是老样子,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。这时候正是春天,卢橘树茂密,黄梅树疏朗,正是喝酒赏春的好时节。车子刚停下,就遇到老酒友,大家还能一起回忆过去的游玩经历。诗人兴致勃勃提笔作词,连蜗牛爬过的痕迹(比喻陈年旧事)都成了创作灵感。

下阕聚焦宴会现场。来的都是世家子弟,有周郎陆弟这样的风流人物,大家衣冠楚楚齐聚一堂。酒器精致,屏风华美,还有人唱着《紫云》这样的名曲。诗人自比唐代诗人杜牧(樊川),感叹自己如今头发都白了。最后天色已晚,高城渐暗,虽然宴会才开始,却不得不告别,透着几分无奈。

全词通过今昔对比,既有对青春往事的怀念,也有对当下友情的珍惜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——明明知道欢聚短暂,却依然要享受这一刻的温暖,这种复杂情感让整首词既有欢快气氛,又带着淡淡的忧伤。

朱彝尊
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

0